江西外宣_环球网>旅游·美食>赣鄱风光> 转摘来源地址:http://jiangxi.huanqiu.com/lvyoumeishi/gzfg/17233049592.html
摘要:近几年来,昌坊度假村已荣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乡村旅游示范点、国家信息化村、国家精神文明村、江西省十大和谐村庄、江西省人居环境范例奖、江西省精神文明村、江西省十家巾帼示范村、新余市旅游定点单位、新余新农村建设范例奖及新余市最美的村...

华严寺

鲤鱼精塑像

蛇仙湖
景区简介:
江西省新余市昌坊度假村位于江西省新余市北部山区,隶属于孔目江生态经济区欧里镇昌坊村,距市区18公里,离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仙女湖仅一山之隔,面积约4平方公里,景区内有山林生态,湖泊生态和半人工生态的耕地800亩,森林覆盖率85%,是纯天然氧吧。近几年来,昌坊度假村已荣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乡村旅游示范点、国家信息化村、国家精神文明村、江西省十大和谐村庄、江西省人居环境范例奖、江西省精神文明村、江西省十家巾帼示范村、新余市旅游定点单位、新余新农村建设范例奖及新余市最美的村庄等十余项荣誉称号。
昌坊度假村所在地昌坊村开门见山,出门即水。环村大小山头36座,竹木葱茏,杂花香草,有成片狗牯柴、金银花、板蓝根等植物;也有野猪、野獐、野鹿等野生动物。绕村泉水32处,村前锦溪水四季长流不息,既是新余市母亲河孔目江源流,又是多种本土野生鱼繁殖地。整个村庄自然环境特征是“楼字连绵,一江水,四面绿”。古树、古洞、古寺、古窑、古井、古祠堂。在这里肃然朝庙,激情漂流,休闲垂钓,悠然在现代农业示范园里采摘观光;在这里游文化广场,村前街市,生态果园,水榨油坊;观手工夏布,传统戏曲;听故事传说,山歌民谣;在这里品尝农家美味,融入湖光山色,享受吃、住、玩、行、购一条龙优质服务,既开心,有浪漫。
为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保护好动植物资源,昌坊度假村协助村委召开了村民代表会讨论,制定了乡规民约,一是严禁村民上山砍柴,严禁村民上山狩猎;二是严禁村民下水炸鱼毒鱼,严禁村民污水排放溪水湖里。为了进一步美化环境,充分利用荒山洼地开发果林湖泊。昌坊村西头太阳山是一座秃顶露岩的荒山,为了绿化环境,投资100余万元,开垦300余亩栽蜜桔1.8万株,荒山变果园。另外,村东和村西各有一块洼地,2005年,公司在村委支持下,将两片洼地开挖成湖,村东名为聚仙湖,村西名为蛇仙湖。湖岸现在是最佳垂钓地,湖水荡漾,鱼翻波浪,已成为新余地区垂钓中心。
昌坊度假村村办旅游的初衷是为了充分利用本村山、水、土地和历史文化资源,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改善村民生活,保护生态环境。几年来,度假村与村民100%签订了土地流转协议,66.4%的农户投资参股,股金1000余万元,按照股份制企业的运行机制和公司法,吸收一部分股民参与企业管理,制定了公司章程和各项制度,设立了董事会,监事会和各种职能部门,办理了村民转股的各种手续,编制了总体规划和分步实施方案,这是全市第一个乡村旅游专业规划,也是新余首个AAA级旅游区,受到了上级领导和业内行家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昌坊度假村成立时就提出了农业旅游开发和新农村建设“三年成规模,五年见成效”口号。经过几年努力,共筹集资金3000余万元,农业旅游已经初具规模。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生态文化,聘请了有关专家进行实地规划,制度了发展计划,坚持山、水、田、路、房综合治理原则,实施“五改四通一建”工程,即该路、改水、改房、改厕、改圈,通有线电视、通信息网络、通自来水,、建景区景点。度假村以“旅游兴村”定位,坚持“发展为平”的理念,把村庄当景点建设。现在,全村所有房屋“穿衣戴帽”,所有道路硬化绿化亮化,所有空地植树种花铺草。
目前,昌坊度假村旅游活动项目主要有:田园景色观赏、农耕体验、垂钓漂流、采果摘菜、体验农民生活、享受乡土情趣和传统乡土文化,在住宿、餐饮、交通、游乐方面也日臻完善。主要游览项目如下:
1、天香休闲园
休闲园本着“廿年不落后,一百年仍繁华”理念,由新余市国资经营有限公司和昌坊度假村共同投资1 000余万元建成。休闲园具有三大功能:一为休闲度假;二为商务会议;三为学习培训。它上下分为三个楼层,一楼有标准客房15间和餐饮包房6间;二楼有标准客房20间和多功能厅1间(可同时接待120人就餐);三楼有标准客房22间和能容纳120人的会议室1间。
2、美食街
为满足游客吃住玩购娱一条龙服务需求,公司组织村民兴建了一条餐美食街,由新余市建筑设计院负责设计,街长106m,建有2-3层仿古楼房9 栋。美食街特别注重挖掘颇具地方特色风味菜肴,蒸、煮、炒、煎、炖、焖应有尽有,以味取胜,并且果品和小吃品种繁多,质量上乘。
3、夏布坊
为充分利用“中国夏布之乡"分宜县双林镇与昌坊村毗邻优势条件,满足游客参与夏布文化的需求,公司新建了一座夏布坊。夏布坊由湖北省仿古专家现场设计并负责建筑。院内设上浆刷布场、织布房、绩纱房、经纱房、脱浆房、染色房、刺绣房、接待室、展品厅等。游客到夏布坊观光,可以参与手工夏布生产全过程;也可以到夏布坊四周观赏一年三收的夏布原料绿油油的苎麻;
4、榨油坊
榨油坊于2008年4月开工,2009年5月建成,坊内有油榨、碾盘、灶台、烘灶、蒸灶、石磨、饼盒、撞棍各1件,舂米碓杵3只,水车1项。坊外设有观赏台和景观栏,另外有专修引水渠道1条。榨油坊设计理念是传统、生态、古朴、实用,并且具备观赏价值和民间品位。
5、文化广场
广场设施完善,有花岗岩舞台、文化墙和活动中心。湖面、小岛、曲桥、景观、绿化更增加了文化广场的可观赏性和可休闲性。文化墙铭刻有昌坊村的传统历史文化和现代好人好事典型。活动中心有阅览室、文体活动厅和信息网站。
6、水上人家
水上人家即聚仙湖休闲垂钓中心,引新余市母亲河孔目江源流即锦溪水出入其湖,湖中自然繁殖有草、鲤、鲫、鲶、扁等优质鱼种。水上人家有钓鱼台15处,休闲小屋15栋,可同时容纳100人以上垂钓。
7、昌氏祠堂
昌氏祠堂比一般农村祠堂宽大,一共五进。为了旅游的需要,根据村民的要求,2006年请湖北省仿古专家现场筹划论证。决定拆除第一进和第五进在原地重建。重建后的昌氏祠堂,四周斗拱,飞檐翘角,玻璃浮雕,古匾古画,乡韵悠远,成为当地独特的原殿式仿古建筑。
8、生态果园
生态果园分布多处,一是太阳山蜜桔园和桑果园,二是冬藤坡枣园,三是苏陂窑枇杷园,四是波鱼山杨梅园,五是岸上葡萄园,六是社观前桂花园。及樟树苗圃基地,无论蜜桔、桑果、枇杷、杨梅还是葡萄、桂花、枣,全是高科技新品种,果园占地面积600余亩。
9、古樟树
据考证,樟树生长于13世纪初,传说南宋抗金名将岳飞曾在新余蒙山训练岳家军时,为到分宜县催办军粮路过昌坊村。岳飞和亲兵一块下马来乘凉,并将坐骑白马栓在那棵樟树杆上。又传,昌容道长为纪念自己百岁生曰,曾在此樟树下邀集村人和道人喝酒庆贺并讲道作法。200岁时,昌容道长就在此樟树下羽化登仙。
10、锦溪漂流
由山泉汇聚而成的锦溪,从昌坊村前悠然流过。夏天溪边冷风阵阵扑面,冬天溪水热气蒸蒸而上。游客乘皮艇经过2公里漂流行程后,可充分体验“昌坊天堂银河水,浪尖起舞漂后醉”的美妙境界。
11、华严寺
华严寺原名昌仙庙,是昌坊村民为纪念昌容道长于1582年11月2曰兴建。该庙建成后,香火鼎盛,远在宜春、萍乡、樟树、上高等地的善男信女纷纷前来朝拜。昌仙庙在共和国成立之初被毁坏,如今,经上级有关部门批准,村民于2006年1O月17日在原址上重建。
12、农业示范园
昌坊农业示范园按照“田成方、路成网、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田园化标准,建立了面积达200余亩的园区。区内水泥路两旁种植了茶花、梅花、石榴和含笑等花木,地里栽种了高产油菜、优质水稻和各种时令蔬菜瓜果,为方便游客观光休息还建立了三处生态伞亭。
13、文体表演
公司为了农业旅游需要已正式组织成立了文艺表演队、乡村锣鼓队、传统舞龙队、古装花轿队、青年舞蹈队、青年篮球队、妇女腰鼓队和农民合唱团,文体表演生龙活虎,形式多种多样,游客朋友可以一饱眼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