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革命精神 践行群众路线 加快昌坊发展
—欧里镇昌坊村党员干部在瑞金、井冈山学习考察活动纪实
为推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不断丰富教育实践活动内容和形式,昌坊村党总支创新自选动作组织党员干部到革命旧址开展红色教育实践活动。2014年4月27日-4月29日,昌坊村党总支书记、昌坊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昌梅生率昌坊村党员干部一行29人在瑞金、井冈山学习考察。
因为景仰,因为寻根,4月27日昌坊考察组一行踩着红军战士草鞋的痕迹,追寻着革命先辈光辉的足迹,走进“红色故都”、“共和国摇篮”、“长征出发地”—瑞金,它也是党的群众路线重要发源地;先后参观了叶坪革命旧址、沙洲坝革命旧址及秀美村庄“洁源村”。
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叶坪召开,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毛泽东被选为苏维埃临时政府主席,瑞金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上第一个红色首都。在叶坪,考察组参观了军舰广场、“一苏大”旧址谢家宗祠、毛主席旧居、红色检阅台、红军烈士纪念塔、20多个中央国家部委旧址等。
1933年4月,中央机关从叶坪搬迁至沙洲坝。在沙洲坝,考察组一行参观了家喻户晓、老幼皆知的红井(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毛主席旧居、20多个中央国家有关部委旧址等。
在叶坪、沙洲坝革命旧址群,考察组一行一边驻足观看;一边抚今追昔;一边仔细聆听着可歌可泣的战争故事,深深地为革命先辈的百姓情怀感动,汲历史营养,补精神之钙,真正得到一次心灵上的“洗礼”,纷纷表示要以苏区干部为榜样,以“三严三实”为要求,争做一名为民务实清廉的党员好干部。
洁源村,位于瑞金市沙洲坝镇。因丰富的石灰石资源,取“洁白的致富资源”的寓意,得名洁源。在苏区时期,牺牲在长征途中的烈士有200多人,是一个“红色村庄”。该村有15个自然村,476户,2000余人,为省长鹿心社扶贫联系点,以土坯房改造为重点,房屋色彩以白墙、灰瓦融合统一,中式徽派建筑,客家风格户型,最大限度保留了原有生态环境,建有社区服务站和敬老院。考察组一行参观了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民生、党的建设,两村还交流了新农村建设经验做法,相互坦诚沟通,取长补短。
4月28日-29日,考察组一行来到“红军故乡”、“革命摇篮”—井冈山,先后参观了黄洋界哨口、龙潭瀑布群、大井毛泽东等同志旧居、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及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等。
1928年8月30日,湘赣敌军组织4个团会攻黄洋界,红军以不足一个营的兵力,在人民群众的配合下,凭险抵抗,打退了敌军的多次进攻,成功地保卫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黄洋界,考察组一行参观了黄洋界哨口、烈士纪念碑、黄洋界炮台、毛泽东、朱德挑粮上山路过的荷树及营房旧址等。
新建的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座落在井冈市茨坪红军南路,占地面积1.782公顷,主体建筑为四层框架结构,一层为停车场、报告厅,二层为文物库房及办公用房,三、四层为展厅,总建筑面积20030平方米,共展出文物800余种,照片2000多张,宣传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作用和地位;用声、光、电、多媒体等现代陈展手段,形象逼真地展现了井冈山斗争的历史面貌。考察组一行一面听着导游的讲解,一面睹物思人,感同身受,心潮澎湃。
在井冈山开展为期两天的专题学习,通过走红军路、唱红军歌、读红色书、吃红军餐等,学员们一致反映,心灵受到了洗礼与震撼,深切感受到了老一辈共产党员用鲜血铸就的井冈山精神的伟大。
一路马不停蹄,一路仰取俯拾,在历史和身边两个“课堂”教育中提升境界,昌坊村党员干部在缅怀、追思先辈的同时,从灵魂深处牢记党的宗旨,深入查找自身存在的“四风”问题,学以致用,践行群众路线,加快昌坊发展。昌坊村党总支指出目前昌坊正处在新的起点上,2014年要创建国家AAAA级景区、江西省AAAAA级乡镇旅游点,产业转型升级鼓舞人心,逆势上扬来之不易,号召全村党员干部要按既定的发展定位和发展路径,学习“苏区精神、井冈山精神”,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无私奉献,争创一流,谱写出无愧于这个伟大而美丽时代的工作新华章。(欧里镇 黄小文) |